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拓宽关工委助力思政工作渠道,充分发挥优质思政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使更多学生受到立德励志教育,教育部关工委拟开展 “'院士回母校’一一线上讲堂,重温经典”宣传展示工作。于是,7月14日,我们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18级工程管理班组织开展了关于“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的主题学习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在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和中国大学生在线以及其他媒体平台(微博、电视节目、喜马拉雅)开展。下面便是18工程管理班部分同学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18工程管理班 焦涛涛
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有着稳定的学习环境,享受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这一切离不开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我们应该永远保持着内心的爱国精神,将之作为安身立业之本,在选择未来的道路的时候,除了自身的兴趣和发展,应该也要多想想祖国需要怎样的人才,做什么才能够为祖国作出最大的贡献。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无论我们未来从事何种职业,走向哪条道路,我们应当怀着奉献、钻研、求索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我们之后的工作之中,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增砖添瓦。
18工程管理班 刘旭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是学习的最好时机。我们应该充分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在相应的专业领域做出相应的贡献。学有所得,做有所成。当代大学生应该是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我们要把我们的理想投身到社会的实践中去,为自己,他人,社会,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营造出美好的未来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应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社会的建设中去。承担起自己对这个社会应当有的责任和担当。现在的我们正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以后社会的怎样发展,靠的是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努力。在现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18工程管理班 莫昌瑞
学习了本期的“院士回母校”第九期内容,收获良多。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要认真对待学习,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才能够达到成功,才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在做事情时,不分大小事,做每一件事时都应该要认真且谦逊,不骄傲自满,通过做事情可以培养我们自己的学风与能力,也可以通过做事情发现我们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进而去结合国家需求和我们的兴趣,去发展我们的兴趣,把自身潜力挖掘出来。
18工程管理班 严民姗
在每一个孤独的夜里都有科研人员在研究各个同领域的未知世界,他们不断重复、改进实验,只为得到最真实可靠的结果,然后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科研的道路是曲折艰辛的,是孤独痛苦的,但同时也是伟大光荣的。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为国家的需求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提高国家的软实力,让国家更加强大自信,因此科研人的身上都有强烈的使命感。道阻且长,行之将至。

18工程管理班 杨胜弘
中国向来不乏具有美好的爱国主义情操的人,也不乏为国家发展强推助力的能人志士,中国今天的伟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与奋斗。我们不能说只源于某一个人的功劳而造就了某一件事的成功,因为集体的力量是尤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关键的个体极大地推动了事物发展前进的步伐。他们个性的熠然闪光照亮了许多人迷茫的路途,他们坚定的信念鼓舞了不少陷入迷茫的人,他们的精神更是成为了很多人的支柱。